首页_顺盈平台注册_首页
当前日期时间
公司:顺盈平台玻璃制品有限公司
电 话:400-822-1255
联系人:韩诗选
网址:www.zyykwudao.com
邮 箱:595588519@qq.com
地 址:北京顺盈娱乐玻璃制品有限公司
华润注册-哪个旗下的
作者:an888    发布于:2024-02-21 11:25    文字:【】【】【

   顺盈招商主管定边民间文学创作在早几乎没有留存,民国时期曾有出现,然而,正式出版者未见。但城乡文化人编写传抄吟颂的民歌、歌谣不乏。如堡子湾乡农民高万福(人称高讲生)曾编写的《老鼠歌》等在四乡广为传颂。记叙长诗,四六句式,比较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内容多指发生在本县的大事,作者对民众极为同情怜悯,对官府的腐败进行揭露抨击。可惜全文失散不齐,“文革”前,虽经文学爱好者陈兴旺拜请乡村苗存禄、陈滋俨等老先生回忆吟诵而收集整理成稿,但在“文革”初被人付之一炬。现仅节录几段:

  开头写道: “民国家,坐江山,世事大乱, 捐民钱,养兵马,百姓遭难。”

  对地震的记述是: “定边县,遭地震,民国九年, 十一月,初七日,大地震撼。

  记述民国十七年(1928),定边遭受前所未有的荒旱时写道: “十七年,天大旱,自古罕见, 整一年,不下雨,百草旱干。

  在记述鼠灾时这样写道: “十九年,雨水多,广种连片, 庄稼好,长势旺,丰收在盼。

  在记述灾民偷盐换粮时写道: “为生计,灾民们,需要米面, 换口粮,冒风险,下池偷盐。

  陕甘宁边区期间,在40年代中,李季曾以定边农村破除迷信为题材写有叙事诗《卜掌村演义》。这些带有乡土气息的民间文学颇受群众欢迎。

  民歌,在定边源远流长,内容丰富,表达形式多样。按类型可分山歌、山曲,酸曲、小曲、革命民歌、酒曲、信天游等,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民间群众文学艺术,生动活泼,颇具地方特色。

  山歌、山曲也叫小曲,带有爱情色彩的称为酸曲,是民间百姓交流思想情感,表达爱憎好恶的一种特有形式。特别是酸曲,唱起来给人一种酸溜溜的感觉,听起来给人一种甜滋滋的味道。定边县流行民歌名目繁多,曲调复杂,诸如《打马茹》、《盼五更》、《走西口》、《五哥放羊》、《兰花花》、《小寡妇上坟》、《光棍哭妻》、《送大哥》、《哭长城》、《卖老婆》、《绣荷包》、《十劝郎》等等。农村妇女一般都会唱几首或几段。40年代和50年代最为流行。这类民歌曲调、歌词一般以抒情为多,也有颂扬之类,还有讽刺嘲笑之类,如《舅舅挎外甥》就是嘲讽张六其人德行卑鄙,缺乏天理人伦的典型民歌:

  18.“我走后头你骑着马,咱舅舅外甥拉胡线.走到店里有人问,你就说舅舅寻外甥。”

  这类民歌有长有短,曲调明快流畅,娓娓动听,歌词韵律强健、通俗易记、朗朗上口。解放初期,农村的小媳妇、大姑娘最爱传唱,有时三五人聚在一起,互相比唱,有时还弹起口琴比赛,热闹非凡。

  信天游,歌词多以两句成韵为段,随编随唱,男人在四野、路途放开喉咙高唱,歌声粗犷豪放,高亢悠扬,令人荡气回肠。妇女们在磨道碾道,窗前灯下,唱起来,委婉细腻,情意绵绵。还有一种叫《打场歌》,类似信天游。每到冬季碾场时才唱,赶上牲口拉着磙子(碌碡),边转边唱。因为传说,这里的人是在上古年间从山西大槐树那里逃荒而来的,故每到冬天粮食即将入库时,难免思念起故乡,怀想祖先,悲喜交加,因而唱起了这样的歌曲,听起甚是凄楚。

  革命歌曲,也叫革命民歌,以山西民歌曲调多见,如《刘胡兰》、《刘志丹》、《我送哥哥当红军》、《打宁夏》、《打老蒋》等,还有《妇女翻身求解放》,歌词这样唱道:

  这些民歌在40年代唱红了解放区,唱出了劳动人民特别是妇女们的心声,确实也起到了唤起人民,鼓舞人民,打击敌人的作用,所以到50年代还久唱不衰,时至当今,人们唱几句,仍然倍感亲切,回味无穷。

  秧歌,曲调优美,歌词朴实,以《拜年歌》为主,一调多词,逢年过节,秧歌队每到一家门口,带来了乡亲们的问候和祝福,唱出了丰收,唱出了喜悦,老百姓非常欢迎。

  酒曲,早期由内蒙古传入,在本县北滩比较流行,有起酒曲、敬酒曲、劝酒曲、散酒曲之分。曲调灵活多变,悠扬委婉,歌词即兴而作,出口成段。唱者双手递酒,边唱边敬,酒到面前,不喝也不便推辞,充满热情洋溢、喜庆和美的气氛,至今流传全县城乡,尚以北滩为甚。

  打夯歌,也称劳动号子。四五人为一组,一人领唱,众口应和,唱词现编,信口而出,曲调高吭嘹亮,气势雄壮,富有感召力和凝聚力。木夯、石夯随着有节奏的歌声腾空而起,凌空而降,将虚土夯实。六七十年代,在基建、筑路、筑坝等工地上皆可目睹耳闻。随着机械化、电气化的到来,至八九十年代不再多见。

  定边采编民间文学集成始于1986年,当时在县委和县政府的重视下,由10多名省民协会员和民间文学爱好者,经过3年多时间呕心沥血的勤奋采编,终于成就了一部包括民间故事140篇、歌谣160首、谚语2000条的30万字的《定边县民间文学集成》(油印本)。所采编的内容,均为定边县长期广泛流传的地道民间文学作品。其中有的堪称定边县民间文学瑰宝或精品,不乏科学性、代表性、历史性、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不仅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学术价值,而且还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是研究定边风俗习惯和历史沿革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

  民间故事《马巷》(即著名的《塞翁失马》的传说)和《梁泥水匠巧吊木牌楼》两篇被省卷采用,填补了定边县这方面的空白。主编和副主编获陕西省文化厅、陕西省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陕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编辑成果奖。主编侯占元被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评为先进工作者,奖励工资一级。

  流传于定边民间乐器主要有口琴、二胡、板胡、三弦、四弦等弦乐和唢呐音乐及锣、鼓、镲、钹、铙等打击音乐几种。

  篦梳板口琴,既是民间小乐器,又是民间小工艺品。其制作非常简单,先找一只长10厘米、宽1厘米左右的旧竹篦梳板,然后用细瓷瓦碴或碎玻璃片,把小竹板划透两条细缝,把另一头划断,制成口琴舌头。在口琴舌头根部和舌尖一端框边各打一小孔,分别穿上一截18厘米左右的线绳。妇女们在弹奏时,左手小拇指绕上舌头一端线绳,拇指和食指捏着口琴一头,右手拽着另一头舌根上的线绳,把口琴一面噙在嘴唇上,来回拽动线绳,用呼吸气流即可发出清脆的音响,弹奏出妇女们喜欢的曲调。如《送大哥》、《十劝郎》、《兰花花》、《信天游》、《骑白马挂洋枪》等小曲。建国前定边城乡很是流行,特别是农村的小媳妇、大姑娘经常聚集在一块儿弹奏嬉耍玩乐。现在除山区仍可见到外,一般不再多见。

  唢呐音乐,表现力强,适用范围广。按照本地习俗,婚、丧等均不可缺少,春节闹秧歌也必不可少。唢呐艺人俗称“吹鼓手”,定边县此类人很多,农村者有事应事,无事务农;城市仅数人以此为生。其技艺较佳者有县城王豁豁及安边、王盘山、白马崾崄、胡尖山、冯地坑、姬塬等乡镇的段苟胜、高舍拴、任志亮、任加福、任培金、任家岗、姜兆勤、高仲明、方俊山等人。唢呐班子一般由五人组成,所用乐器有唢呐二、小鼓、小钗、铜锣各一。两支唢呐分上吹(主吹也称上手或靠字儿,奏高音)、下吹(俗称拉筒筒,奏低音)成八度和声。县内流行曲牌主要有:《闹天草》、《花道子》、《摆场》、《将军令》、《大红袍》、《大摆队》、《急毛猴》等用于喜事;《薛梅吊孝》、《哭长城》、《小寡妇上坟》等用于丧事。还有民间小调及流行歌曲,分别以欢快、深沉的不同吹奏法用于相适应的场合。

  1982年,文化馆组建了一个业余管弦乐队,由县级各单位业余爱好者共30余人组成。活跃于大型文艺晚会及丧葬等场合,并给本馆幻灯片配音。演出过《马车夫舞曲》、《三十里铺》、《秦川新歌》(板胡独奏)、《丰收秧歌》(二胡齐奏)等,创作乐曲有《国庆序曲》、《解放序曲》。1983年、1984年先后为电影院和影剧院创作的幻灯片《米达斯油菜是个宝》、《荞麦是咱农家宝》等配音,参加省、地比赛并获奖。

  祭祀音乐,民国以来,封建时代的社稷坛、日月坛、先农坛以及文庙、关帝庙的定时祭祀,早已不再举行,当时的祭祀音乐也早已失传。后来流行的祭祀音乐仅在民间用于迁坟、合葬等祭奠亡灵的吊唁活动。在“文革”时期,这种活动基本停止。80年代以来在农村逐渐恢复。其使用的乐器有吹奏与打击两类。吹奏乐器一般用笛、管、笙;打击乐器有鼓、木鱼、铜铛、小钗、铙、钹、三音锣等。流行曲牌有《哭长城》、《柳青娘》、《反罗叱》等。最热烈的是打击乐曲《乱劈柴》,演奏时多人围观,声传数里。

  定边民间舞蹈多由外地传入。过去每逢春节,较大的商号及手工业工人,联合排练、演出故乡舞蹈。如韩城花鼓、河北太平车、山西临县水船、交城轳轴、河南的狮子、陕北的大秧歌、竹马、大头和尚戏柳翠、龙灯、高跷、霸王鞭等等,参加人多以本籍者为主。时至今日,无所谓当地和外地人,爱好者皆町参加。

  民国29年(1940),三边师范演出陕北大秧歌,女青年首次化妆演出,轰动全城。

  此外,还有一种祭奠舞蹈叫“游食”,用于祭奠祖先,“跪香”时配合祭祀音乐,只在初夜进行。

  1952年,定边县文化馆吸收干部、市民中的文艺爱好者组成业余剧团,排练秦腔、眉户剧,如《梁祝》、《罗汗钱》、《三回头》、《烙碗计》、《黄鹤楼》等剧目,在节日及重大的群众性活动时演出,1958年停办。

  在农村,也有不少区乡创办了一些演出队,或叫业余剧团,或叫文艺宣传队,或叫自乐班。农业合作化后,农村组织工作比较好做,以农业社为单位创办了很多俱乐部。1956年即达79个。1958年公社化后,俱乐部发展到183个,还有45个文艺宣传队和16个业余剧团。比较好的有安边、堆子梁、姬塬3个业余剧团及红柳沟公社大巨滩大队、贺圈公社红庄大队文艺宣传队和王来滩村的自乐班。农村文艺宣传队,少数可演秦腔折子戏,多数演舞蹈、小歌剧、眉户剧及快板等小型节目。农忙种地,农闲排练,对活跃农村文化生活、宣传时事政策起了积极的作用。

  “”时期,农村的文艺宣传队、自乐班多以生产大队活动,每逢春节,公社调演,交流演出,比较活跃,“”刚结束,农村的文艺演出组织基本上没有变化。实行生产责任制后,文艺宣传队自行消失。1985年,乡镇建立文化站以后,办起文化室,传统的“社戏”在滩区一些乡村又逐渐有所恢复。

  陕北说书是流行在陕北各县的一种说唱艺术。它曲调优美、流畅,内容丰富、多样,故事情节曲折动人,是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一种民间说唱艺术。

  说书艺人俗称“书匠”。定边无评书艺人。说书全用三弦伴奏,故民间也叫弦子书。过去说书只有一人,怀抱三弦,腿绑刷板、腕系麻乍乍。表演时只需一个方凳,两块垫脚石即可。现在已发展成男女多人联合表演形式,乐器除三弦外,还配以笛子、二胡等。不论单个或集体,均以说为主,七分说,三分唱。说书内容新旧书戏节目均有,如《黄爱玉上坟》、《白玉楼挂画》、《罗成表功》和《破除迷信》、《小二黑结婚》等等。

  剪纸始于何时,无资料可考。每逢春节,民间多把飞禽走兽及树木花卉等吉祥物绘画成形,附于各种彩色纸上,用小剪剜制,贴于窗格之中以为装饰,俗称“窗花”。因窗花寓意吉祥,且能美化环境,所以年复一年沿用不衰,并时有发展变化。

  定边剪纸,造形美观,风格朴实,剪工细腻,内容丰富。1983年,全县选择部分民间剪纸,于榆林地区试展,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1985年,以“三边剪纸”为题,在西安美术家画廊展出,博得美术界著名人士古元、王朝文以及著名诗人艾青等高度评价。1986年,由文化馆黄龙程等人筹办的“三边剪纸”展览赴北京在中国美术馆展出,规模大,规格高,影响远,受到一致好评。1993年4月文化部命名定边县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是过去民间妇女随身携带的藏针之物。用布制作而成,内装棉芯插针,外套面绣动物或花草,体形秀丽,制作精细,系于上衣右腋底下。近年来,由于家用缝纫机的普及和成衣市场的发展,妇女从繁忙的针线活中解脱出来,针扎便无多大用处,只作一种艺术赠品,流传于乡间。

  用多层布衲制而成,垫面绣有各种精致美观的图形或花卉,以示吉祥,也用于表达爱情、友谊之意。农村妇女制作较多,在民间婚嫁之时,陪送嫁妆中必不可少,少则十数双,多则数十双,谢客送情,颇受青睐。

  旧时,年轻妇女和小女孩穿的鞋头上多绣有美丽的花卉,俗称“扎花鞋”,用红、绿、黄等各色丝线绣制,鲜艳美观。随着时代的发展,穿着更新,近年已不多见。

  过去民间所用的枕头为长方体。其两端顶面是用三层浆布片制成,绣有花鸟,颜色鲜艳,制作精细。尤其是结婚时的枕头顶花更为讲究。近年来,人们多在商店买新式枕套使用,过去的长方形绣花枕头仅农村间或还有。制作苫单、门帘、枕套亦成为城乡广大妇女的绝活,有手工刺绣、有花针掇花,也有机绣。

  始兴于50年代后期,用彩漆或广告色在玻璃上绘制山水、花鸟、名胜古迹等风景画,悬挂于室内墙壁上,供装饰和观尝的一种艺术品。

  主要流行于南部山区。因南山一带早有皮影戏流传,皮影戏中的人物道具等均系艺人用刀刻制而成。姬塬乡高圆山村高仲元、高仲明即擅长于此。近年来木工师傅周丕伟用木料刀刻制作的“房屋建筑”,车马器具等工艺品,小巧玲珑,形象逼真,欣赏价值颇高。先后在北京等地展出,受到一致好评,中央电视台曾予播放。

  兴起于80年代。用彩色吹塑芯坯剪刻成孔雀、牡丹等造型,或剜制美术字贴于各色绒布上,装置玻璃框内,供商店、会议室、旅店及各种公共场所悬挂,用作广告、宣传或墙壁装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