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_顺盈平台注册_首页
当前日期时间
公司:顺盈平台玻璃制品有限公司
电 话:400-822-1255
联系人:韩诗选
网址:www.zyykwudao.com
邮 箱:595588519@qq.com
地 址:北京顺盈娱乐玻璃制品有限公司
名人坊娱乐-登录首页
作者:an888    发布于:2024-02-20 10:58    文字:【】【】【

  名人坊娱乐-登录首页 顺盈娱乐注册2022第七届易贸生物产业大会暨易贸生物展业展览EBC将于2022年8月25-27日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召开。EBC是中国领先的生物产业交流平台,以“展+会”的模式,聚焦分子诊断、抗体药物、细胞mRNA与基因治疗,吸引创业者、科学家、临床医生、投资人、供货商等专业人士参与,助力中国医药产业的创新发展。易贸生物产业大会暨易贸生物产业展览EBC,由主办方易贸医疗于2016年发起,联合诸多行业协会、机构、企业、专家,旨在共建全产业交流合作平台。历经五年,EBC已发展为中国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生物产业大会之一,也是国内最开放的会议平台。集合生物产业上下游产业服务商,为生物产业药企及体外诊断公司提供一站式采购解决方案,展品范围涵盖原辅料、试剂、耗材、设备、服务、工程及其他生物产业供应链相关产品。会议将涵盖国内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并将目前生物科技所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挑战进行广泛充分的交流探讨并邀请国内一流专家与在场嘉宾做专题报告,并通过交流获得专家反馈,提高自身在相关领域的进一步发展。东曹生命科学事业部今年将继续以特装展台亮相EBC同期生物产业展览,展示生物制药分离纯化领域的技术和产品。我们期待能在这一盛会上与各位医药行业的同仁相会!会议信息会议时间2022年8月25-27日会议地点苏州国际博览中心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苏州大道东688号东曹展位东曹生命科学事业部将展示近年在色谱分析领域的技术、产品,带来行业最新热点解决方案,欢迎参会的朋友莅临东曹C1展位围观、指导。展位示意图展位示意图参展产品多角度光散射检测器东曹最新推出的LenS3多角度光散射检测器,结合了目前主流的MALS(多角度检测)和LALS(小角度检测)两种方法的优点,能够精准地鉴定和定量单克隆抗体及其他治疗性蛋白和肽的聚集水平。离子色谱分析系统采用东曹自行开发的凝胶抑制方式,搭载了自动进样器的一体化高性能离子色谱分析系统。简单的操作系统与专用高分辨率色谱柱的完美结合,可以高速、高灵敏度并且简便地测定阳离子和阴离子。此外,配备的专用系统控制及数据解析的离子色谱工作站,提供了极为简便的仪器控制功能及高可信度的测定环境。东曹离子色谱仪广泛被水处理、环境、食品、能源等多个领域的客户所采用。IC-8100系列(IC-8100EX和IC-8100ST)是东曹最新开发的高性能离子色谱系统,配套使用TSKgel高通量离子色谱分析柱,可实现高通量分析。标准阴、阳离子均可在5分钟内完成测定。东曹研发的凝胶抑制方式,可获得低成本、高稳定性的分析。链接淋洗液自动配置单元,淋洗液无需手动配制,提高工作效率。纯化用层析填料TOYOPEARL® 中低层析填料是聚甲基丙烯酸基质,化学稳定性好、耐高压、流速快,非常适合大规模分离制备生物医药品(单抗、双抗、多抗、疫苗、血浆蛋白以及核酸等)。分离模式包括尺寸排组、离子交换、疏水、亲和、混合型以及羟基磷灰石层析填料,这几款填料堪称Best-in-Class产品。工艺开发用预装层析柱东曹面向生物大分子纯化领域推出了SkillPak® 工艺开发用预装层析柱,可快速实现纯化方法的开发及优化、填料筛选以及样品的浓缩。SkillPak层析柱有1mL和5mL两种规格,其中预装填了各种分离模式的TOYOPEARL层析填料及羟基磷灰石填料,能够对单克隆抗体、蛋白质、寡核苷酸及病毒进行出色的纯化评价、评估。高效液相色谱柱TSKgel® 高效液相色谱柱包括反相、正相、离子交换、尺寸排阻、疏水、亲和等几乎所有常见的分离模式。可以满足生物化学家和科研工作者对蛋白质(单抗、双抗、多抗、疫苗以及重组蛋白等)、多肽、酶、抗生素分离分析的需求,现已在全世界范围内众多实验室和工厂使用。

  近日,The Lancet Rheumatology发表一项研究预测到2050年全球骨关节炎的患病率情况,研究显示,截止到2020年,全球骨关节炎患者增加到5.95亿,约占全球人口的7.6%,增幅高达132%。由此可见,开发针对骨相关疾病的精准无创诊疗技术迫在眉睫,因为它不仅可以连续监测骨代谢、生长、转移、给药和指导手术,而且可以实现骨疾病的高效治疗。然而,设计精准无创的骨疾病诊疗探针是极具挑战的工作。应 用 报 道今年9月,青岛科技大学袁勋教授团队在《Aggregate WILEY》报道了一种新型的金团簇基骨靶向诊疗探针[1],实现了高时空分辨的体内骨靶向近红外二区(NIR-II)荧光成像和增强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图1. Au44MBA26-P团簇的体内特异性骨靶向和高分辨率成像该探针的设计关键在于将原子级精确的NIR-II发射Au44团簇的表面进行磷酸化。一方面,Au44团簇的表面磷酸化大大增强了探针的骨靶向能力,使骨主要成分羟基磷灰石对磷酸化前后的Au44团簇探针的理论max吸附量提高了1.36倍,使该团簇探针实现了高对比度和高分辨率的体内骨靶向NIR-II荧光成像(信噪比提升1.4倍,见图1)。图2. Au44MBA26-P团簇对胶原免疫诱导大鼠类风湿性关节炎(CIA)模型的治疗作用另一方面,该团簇探针作为一种新型纳米药物,具有直接的生物效应,可显著抑制脂多糖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促炎因子的产生。在II型胶原诱导的大鼠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中,该团簇探针表现出优异的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可将破坏的软骨恢复到接近正常状态,比临床治疗药物甲氨蝶呤效果更为显著(图2),且具有良好的肾脏清除率和优良的生物相容性。本研究提出了一种金属纳米团簇基诊疗探针的设计范例,为高分辨率骨靶向荧光成像和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提供了新思路。图3.睿光NirVivo-Pro 近红外二区小动物活体荧光成像系统助力科研研究[1]: Phosphorylation of NIR-II emitting Au nanoclusters for targeted bone imaging and improved rheumatoid arthritis therapy产 品 推 荐近红外二区小动物活体荧光成像系统NirVivo-Pro 活体荧光成像系统是北京睿光科技自主研发的一款专门用于近红外二区的光学成像系统。该系统可实现高质量荧光图像的采集及图像处理,实时地观察基因在活体动物体内的表达、肿瘤的发生、生长、转移及药物的治疗效果,对同一个动物进行时间、环境、发展和治疗影响跟踪,可用于生命科学、医学研究及药物开发等应用领域。产品特点

  生物制药对纯度要求颇高,需要通过生物分离纯化技术将有害物质或杂质去除,但又不能破坏目标产物的活性,其过程十分复杂。因此,如何经济、高效的从复杂组分中浓缩、分离和纯化目标生物分子,往往是生物药生产的成功与否的决定因素。2019年10月15日,仪器信息网网络讲堂成功举行第三届“生物制药分离纯化技术”网络主题研讨会,邀请业内专家为大家介绍生物制药分离纯化技术的最新进展及应用。本次会议报告干货十足,诚意满满,对广大生物制药用户的研究工作具有一定指导意义。错过了直播的小伙伴不要遗憾,部分专家的精彩报告视频回放即刻奉上!报告题目:《逆流色谱在天然产物分离纯化中的应用》曹学丽(北京工商大学食品学院)点击图片查看逆流色谱技术是上世纪80年代发展的一种新型高效的液-液分配色谱分离技术,由于它不用固体分离介质,因此具有许多传统色谱技术所不具备的独特优势,广泛适用于天然产物和生物医药中活性成分的分离纯化和制备。本报告将就逆流色谱技术在近20年来的发展概况、逆流色谱的分离特点、及其在研究和应用中普遍关注的溶剂体系的选择、适用范围、规模化放大和溶剂回收利用等问题进行分析阐述。报告题目:《IntroductionofBest-in-ClassResinsforProcessChromatographyofAntibody》明华(东曹)点击图片查看主要介绍在单克隆抗体分离纯化中具有特色的Best-in-Class新型Toyopearl填料,其中包含ProteinA和ProteinL亲和填料、耐盐性离子交换填料以及羟基磷灰石填料。抗体药物纯化工艺中最关键的第一步使用ProteinA或ProteinL填料进行亲和分离。通过这一步抗体纯度可达到95%以上,但作为抗体药物纯度还远远不够,需要进行进一步纯化。抗体杂质中包含的多聚体、抗体片段、来自宿主细胞HCP和DNA、病毒以及脱落的ProteinA或ProteinL配基,可通过离子交换、疏水以及混合模式填料去除。东曹公司推荐具有高载量、优异选择性和耐碱性等特点的Best-in-Class填料,作为纯化抗体的首选填料。报告题目:《生物制药特别是疫苗工程下游中的双水相及中试》姜韬(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生物学研究中心)点击图片查看报告题目:《连续流层析在抗体分离纯化中的应用》林东强(浙江大学)点击图片查看随着抗体产业发展,提高过程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成为关注的焦点。连续生物制造是发展趋势,设备小型化,产率提高,消耗减少,成本显著降低。连续下游过程较为复杂,过程分析和优化难度大,以连续流层析最为典型。引入机理模型和人工智能,实现预测分析,有助于强化过程认识,提高过程开发效率,实现系统优化。报告题目:《移动反应界面与自由流电泳》曹成喜(上海交通大学)点击图片查看报告题目:《所见即所得,在线缓冲液顾问加速药物质量研究方法开发进程》鲁锐(安捷伦)点击图片查看在生物制药的生产过程中,无论是早期的细胞克隆筛选、生产中控、QC质量放行以及稳定性研究阶段,SEC和离子交换往往是检测最频繁的两个项目。质量部门在开发SEC和离子交换方法的时候,常常面临需要不断更换缓冲液体系,调整pH范围和离子强度来找寻最佳的分离条件。而这一过程当中的缓冲液配置、pH调配、过滤消耗了研究人员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安捷伦推出的BufferAdvisor智能缓冲液顾问软件能够大幅简化这一过程,只需要根据软件推荐的几瓶母液,可以轻松调配出SEC和离子交换方法开发所需要的任意pH和离子强度,随心所欲完成方法开发的工作,大幅提升实验室的研发效率。报告题目:《工业化HPLC在药物分离纯化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黄骏雄(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暂不提供回放视频)讲座涉及了工业化HPLC在生物工程下游技术中的定位,色谱分析与分离纯化的根本区别,工业化色谱填料的选择依据,装填DAC色谱柱的注意事项,流动相的选择与配制,在等度与梯度的选择准则和色谱分离纯化工艺优化等常见问题及对策。报告题目:《病毒颗粒样(VLP)疫苗分离纯化工艺设计与开发》黄永东(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点击图片查看病毒颗粒样(VLP)疫苗具有分子量大、颗粒尺寸大、结构复杂、稳定性差等特点,同时活性与其结构完整性密切相关,给其分析检测和分离纯化带来极大的挑战。开发表征疫苗结构完整性和结构变化的分析技术,研究疫苗结构变化规律和稳定策略,指导疫苗分离纯化工艺的设计和开发,建立高效的疫苗纯化工艺。

  锂电池鼓包是由于电池内部化学反应导致的,通常是由于过充或过放引起的,也有可能是因为生产制作工艺的问题导致的。过充会使锂电池内部的化学物质过度反应,导致电池内部压力增大,从而引起电池鼓包。而过放则是因为电池内部的化学反应未能完全进行,导致电池内部的化学物质浓度过低,也会引起电池鼓包。要测试锂电池是否鼓包,可以使用以下方法:1.观察外观:正常的锂电池应该是平坦的,如果电池外包装出现明显的凸起、膨胀或变形,就可能是鼓包的迹象。2.检查密封性:锂电池的外包装应该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如果电池的外包装出现漏液、漏气等现象,也可能是电池鼓包的迹象。3.测量电池电压:使用电压表或多用途测试仪测量电池的电压。如果电池电压异常高或异常低,也可能是电池鼓包的迹象。4.检查电池电极触点:电池的电极触点应该干净、无杂质,如果触点脏污或者接触电阻太大,也可能会导致电池鼓包。5.直接测试:可以通过专业的测试设备测试里面是否有气体,从而得到科学准确的判断。武汉电弛新能源有限公司的GPT-1000M原位产气量测定仪, 可直接将待测气体引入测试单元,流量变化分辨率精确至1μL。相较基于采⽤ 传统的阿基⽶ 德浮⼒ 法、理想⽓ 体计算法等⽅ 法的仪器,GPT-1000M可直接监测⽓ 体的微量体积变化,结果精准可靠,重复性⾼ ,尾⽓ 可直接收集,同时该设备可串联GC-MS、DEMS等多种⽓ 体成分检测⼿ 段,能为为材料研发和锂电池电芯产⽓ 机理的分析研究提供了真实可靠的数据⽀ 持。最后,如果怀疑锂电池鼓包,建议立即停止使用并更换,以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在使用锂电池时,应该遵循正确的使用和充电方法,避免过度充电或过度放电,保持电池的正常状态。

  仪器信息网讯2019年6月11日、13日,由东曹(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TOSOH)主办的“生物医药中下游分离纯化技术应用研讨会”在北京、上海两地成功召开。研讨会首次携手藤森工业株式会社、岛津上海实验器材有限公司,并邀请资深技术人员,围绕生物医药(单克隆抗体、ADC药物等)在研发、生产中所涉及的分离、分析、一次性技术等内容展开介绍及讨论,北京场共吸引100余位专业人士参加。仪器信息网作为特邀媒体参与并报道北京场的研讨会。北京场研讨会现场东曹(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潘明祥主持研讨会报告主题:Ground-breakingApplicationtotherapeuticantibodybyFcγReceptorⅢAimmobilizedAffinitychromatographycolumnTSKgelFcR-ⅢA-NPR-SeparationofmAbbasedonADCCactivity-演讲人:冨泽洋(东曹株式会社生命科学事业部)糖链结构差异会影响抗体与引起免疫反应的效应细胞上的Fc受体之间的结合,因此对抗体药物糖链结构的分析在质量控制中至关重要。TOSOH于今年2月在全球范围内推出一款高性能亲和TSKgel® FcR-IIIA-NPR色谱柱,将重组人FcγIIIA作为配基键合到非多孔亲水聚合物基质的填料上,并充填至PEEK色谱柱内,以识别不同糖链结构并根据ADCC活性强弱来分离不同抗体组分,为抗体药物糖链结构的分析和活性测定带来全新思路和方法。报告对该色谱柱的分离原理、性能参数、主要用途、使用要点进行了介绍,列举其在抗体药物质量控制、细胞培养条件优化、细胞器筛选、细胞培养过程监控等环节的应用。相比传统方法,FcR-IIIA-NPR色谱柱可在30分钟内快速完成抗体分离并获得重复性良好的分析结果,降低成本且无需样品预处理。这款色谱柱推出不久便获得2019年PITTCON会议颁发的“卓越奖银奖”。报告主题:TSKgel色谱柱新产品UP-SW2000在小分子蛋白、多肽、寡核苷酸领域的应用演讲人:冨泽洋(东曹株式会社生命科学事业部)冨泽洋先生还介绍了TOSOH另一超高效液相色谱柱新产品,用于生物大分子分离的尺寸排阻色谱分析柱TSKgel® UP-SW2000。该色谱柱的填料粒径为2μm,可针对小分子蛋白、多肽、寡核苷酸等生物大分子/中型分子进行快速分离和高效率分析 与TSKgelSW系列色谱柱有相同的填料表面特性,可兼容于UHPLC和常规HPLC系统。与现有SW系列色谱柱相比,UP-SW2000对蛋白质具有相同的分离选择性,且峰形更尖锐,分辨率更高。各类多肽样品在UP-SW2000上可以保持良好峰形。冨泽先生在报告中分享了该色谱柱对多种中小分子量蛋白、多肽(胰岛素、胸腺肽)、寡核苷酸、抗生素等的分析应用。报告主题:生物大分子药物生产中一次性技术的介绍演讲人:矢野贵之(藤森工业株式会社)藤森工业株式会社成立于1914年,是一家拥有精密涂布技术,可为电子行业提供精细材料,并且为医疗、化妆品、食品行业提供各种包装材料的“百年老店”。藤森工业生命科学事业部提供颗粒分包、铝箔袋、灭菌袋、药用离型膜、药用输液袋等各类包装产品。公司近年来大力拓展一次性细胞培养用反应袋以及各种连接件。在日本生物制药行业的一次性生物工艺的应用研究和行业标准制定中,几乎都有藤森工业的参与。报告重点介绍了藤森工业提供的一次性细胞培养用反应袋以及各种连接件的定制服务、应用以及验证工作。报告主题:岛津在生物药领域的解决方案:细胞上清液组分分析包、抗体药物分析、nSMOL技术介绍演讲人:涂奇奇(岛津上海实验器材有限公司)为应对生物药领域日益复杂的分析需求,报告重点介绍了岛津推出的细胞上清液组分分析方法包和纳米表面分子导向限制性酶解(nSMOL)技术。细胞上清液组分分析方法包可同时分析95种化合物,分析时间最快可达17分钟一个样品,在葡萄糖、谷氨酰胺等高浓度组分,以及维生素等低浓度组分中均呈现优化的MRM参数。nSMOL技术则是通过特异性酶解CRD区域的肽段降低分析的目标肽段数,再结合质谱方法实现各类抗体药物的分析。该技术在曲妥珠单抗定量分析、百日咳毒素S4亚基肽段覆盖度分析中已得到较好应用。报告主题:Technicaltrendofbiopharmaceuticalspurification演讲人:桥本佳巳(东曹株式会社生命科学事业部)桥本佳巳先生汇报了生物制药纯化技术的发展趋势,方向是更高的结合能力,以及碱性条件下更强的稳定性。报告介绍了TOSOH针对下游纯化工艺,推出的TOYOPEARLAF-rProteinL-650F、rProteinAHC-650F和羟基磷灰石Ca++Pure-HA三种新型层析填料。ProteinL可对一些无法使用ProteinA填料纯化的抗体样品(不含有Fc区域的抗体)进行有效纯化。Ca++Pure-HA适用于生物分子的分离纯化,其高选择性可以分离电泳或其他层析模式难以分离的蛋白。据悉,TOSOH还参股位于美国的SembaBiosciences公司,以推进连续流色谱技术及产品的研发。研讨会上举办精彩纷呈的抽奖环节

  2019年6月11日、13日,由东曹(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TOSOH)主办的“生物医药中下游分离纯化技术应用研讨会”在北京、上海两地成功召开。研讨会首次携手藤森工业株式会社、岛津上海实验器材有限公司,并邀请资深技术人员,围绕生物医药(单克隆抗体、ADC药物等)在研发、生产中所涉及的分离、分析、一次性技术等内容展开介绍及讨论,北京场共吸引100余位专业人士参加。仪器信息网作为特邀媒体参与并报道北京场的研讨会。北京场研讨会现场东曹(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潘明祥主持研讨会报告主题:Ground-breakingApplicationtotherapeuticantibodybyFcγReceptorⅢAimmobilizedAffinitychromatographycolumnTSKgelFcR-ⅢA-NPR-SeparationofmAbbasedonADCCactivity-演讲人:冨泽洋(东曹株式会社生命科学事业部)糖链结构差异会影响抗体与引起免疫反应的效应细胞上的Fc受体之间的结合,因此对抗体药物糖链结构的分析在质量控制中至关重要。TOSOH于今年2月在全球范围内推出一款高性能亲和TSKgel® FcR-IIIA-NPR色谱柱,将重组人FcγIIIA作为配基键合到非多孔亲水聚合物基质的填料上,并充填至PEEK色谱柱内,以识别不同糖链结构并根据ADCC活性强弱来分离不同抗体组分,为抗体药物糖链结构的分析和活性测定带来全新思路和方法。报告对该色谱柱的分离原理、性能参数、主要用途、使用要点进行了介绍,列举其在抗体药物质量控制、细胞培养条件优化、细胞器筛选、细胞培养过程监控等环节的应用。相比传统方法,FcR-IIIA-NPR色谱柱可在30分钟内快速完成抗体分离并获得重复性良好的分析结果,降低成本且无需样品预处理。这款色谱柱推出不久便获得2019年PITTCON会议颁发的“卓越奖银奖”。报告主题:TSKgel色谱柱新产品UP-SW2000在小分子蛋白、多肽、寡核苷酸领域的应用演讲人:冨泽洋(东曹株式会社生命科学事业部)冨泽洋先生还介绍了TOSOH另一超高效液相色谱柱新产品,用于生物大分子分离的尺寸排阻色谱分析柱TSKgel® UP-SW2000。该色谱柱的填料粒径为2μm,可针对小分子蛋白、多肽、寡核苷酸等生物大分子/中型分子进行快速分离和高效率分析 与TSKgelSW系列色谱柱有相同的填料表面特性,可兼容于UHPLC和常规HPLC系统。与现有SW系列色谱柱相比,UP-SW2000对蛋白质具有相同的分离选择性,且峰形更尖锐,分辨率更高。各类多肽样品在UP-SW2000上可以保持良好峰形。冨泽先生在报告中分享了该色谱柱对多种中小分子量蛋白、多肽(胰岛素、胸腺肽)、寡核苷酸、抗生素等的分析应用。报告主题:生物大分子药物生产中一次性技术的介绍演讲人:矢野贵之(藤森工业株式会社)藤森工业株式会社成立于1914年,是一家拥有精密涂布技术,可为电子行业提供精细材料,并且为医疗、化妆品、食品行业提供各种包装材料的“百年老店”。藤森工业生命科学事业部提供颗粒分包、铝箔袋、灭菌袋、药用离型膜、药用输液袋等各类包装产品。公司近年来大力拓展一次性细胞培养用反应袋以及各种连接件。在日本生物制药行业的一次性生物工艺的应用研究和行业标准制定中,几乎都有藤森工业的参与。报告重点介绍了藤森工业提供的一次性细胞培养用反应袋以及各种连接件的定制服务、应用以及验证工作。报告主题:岛津在生物药领域的解决方案:细胞上清液组分分析包、抗体药物分析、nSMOL技术介绍演讲人:涂奇奇(岛津上海实验器材有限公司)为应对生物药领域日益复杂的分析需求,报告重点介绍了岛津推出的细胞上清液组分分析方法包和纳米表面分子导向限制性酶解(nSMOL)技术。细胞上清液组分分析方法包可同时分析95种化合物,分析时间最快可达17分钟一个样品,在葡萄糖、谷氨酰胺等高浓度组分,以及维生素等低浓度组分中均呈现优化的MRM参数。nSMOL技术则是通过特异性酶解CRD区域的肽段降低分析的目标肽段数,再结合质谱方法实现各类抗体药物的分析。该技术在曲妥珠单抗定量分析、百日咳毒素S4亚基肽段覆盖度分析中已得到较好应用。报告主题:Technicaltrendofbiopharmaceuticalspurification演讲人:桥本佳巳(东曹株式会社生命科学事业部)桥本佳巳先生汇报了生物制药纯化技术的发展趋势,方向是更高的结合能力,以及碱性条件下更强的稳定性。报告介绍了TOSOH针对下游纯化工艺,推出的TOYOPEARLAF-rProteinL-650F、rProteinAHC-650F和羟基磷灰石Ca++Pure-HA三种新型层析填料。ProteinL可对一些无法使用ProteinA填料纯化的抗体样品(不含有Fc区域的抗体)进行有效纯化。Ca++Pure-HA适用于生物分子的分离纯化,其高选择性可以分离电泳或其他层析模式难以分离的蛋白。据悉,TOSOH还参股位于美国的SembaBiosciences公司,以推进连续流色谱技术及产品的研发。

  牙釉质是一种高度钙化的硬组织,具有紧密有序的羟基磷灰石(HAp)纳米晶体排列结构,以满足其所需的力学强度和韧性等性能。目前可通过生物矿化、无机模板合成等方法仿生天然牙釉质的独特结构。然而,上述方法只能在纳米尺度、微米尺度或以粗糙的宏观形状实现单个水平面HAp的有序排列。且天然牙釉质不仅有平行排列的外层结构,还有一定偏转角度的内层结构。更重要的是,其清晰的宏观结构(厚度大于1cm,尺寸大于1cm)也进一步增加了制备仿生牙釉质的难度。目前3D打印牙齿从最初的简单材料打印牙齿模型的阶段,到性能优化打印阶段,到进一步混合活性细胞、抗菌材料、生长因子等功能打印阶段,其打印精度和效果在不断地提高,但也并未复刻天然牙齿的各项性能,离临床应用还有较远的距离。图1.多尺度、高精度牙冠的3D打印东华大学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朱美芳院士、张耀鹏教授受到天然牙齿中牙釉质多阶段生长的启发,基于单分散的“超重力+”HAp基齿科修复树脂材料,采用挤出成型3D打印技术,开发了一种自下而上的逐步组装策略,利用剪切诱导构建了多尺度高度有序HAp结构的高精度仿生牙冠(图1),实现了天然牙的成分(HAp)、结构(紧密有序)以及性能(力学及再矿化)仿生。相关成果以题为3DPrintedStrongDentalCrownwithMulti-ScaleOrderedArchitecture,High-Precision,andBioactivity发表在AdvancedScience上,博士生赵梦露为第一作者,北京化工大学博士生杨丹蕾、范苏娜博士、姚响副教授和北京化工大学王洁欣教授为共同作者,张耀鹏教授和朱美芳院士为共同通讯作者。部分实验完成于上海光源BL19U2线站,北京化工大学合作制备“超重力+”羟基磷灰石。图2.基于高度有序HAp基复合树脂牙冠的3D打印流程示意图图3.3D打印牙冠的个性化修复本工作制备了单分散的“超重力+”HAp基齿科修复树脂材料,使HAp纳米棒均匀且稳定地分散在树脂基体中。根据不同配方浆料的流变学行为,通过理论计算选择了最适合剪切诱导有序的打印墨水配方。并基于此浆料的流变特性,通过计算流体力学设计了具有逐渐收缩通道的定制喷嘴,从而有利于浆料顺利的挤出和稳定的剪切(图1)。以HAp的纳米晶体结构作为基础(原子尺度),到单分散的纳米棒在打印过程中受到剪切诱导而沿着打印方向进行有序的排列(纳米尺度),进一步控制打印路径使其平行排列(微米尺度),在宏观上制备三维高度有序的树脂样品,最后根据牙冠的三维模型,打印出个性化修复的牙冠(图2)。其打印精度可达95%(图3)。由于中断了裂纹扩展,当使用最小直径260µm的喷嘴进行打印时,取向程度最高,其弯曲强度最高可达138MPa,压缩强度可达370MPa,优于传统模具法制备的样品(图4)。其优异的再矿化活性减少了细菌聚集和继发龋齿的机会(图5)。此工作为制备具有独特结构和功能的仿生材料提供了新的思路。图4.HAp基复合树脂的力学性能及断面形貌图图5.HAp基复合树脂的体外生物活性此工作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A0201702)及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项目(20XD1400100)等项目的资助。特别感谢岛津公司宁棉波工程师在Micro-CT测试中提供的帮助。近年来,张耀鹏教授团队在3D打印仿生生物材料研究方向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Compos.Sci.Technol.,2021,213,108902 Cellulose,2021,28,241-257 Carbohyd.Polym.,2019,221,146)。原文链接:高分子科技原创文章。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刊物或媒体如需转载,请联系邮箱:本文转发自高分子科技公众号本文内容非商业广告,仅供专业人士参考。

  近年来,快速分析检测技术在化学检测、医学诊断、司法鉴定、环境监测和食品检测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这一仪器分析检测工作过去往往需要求助于某些特定单位(机构),如科研单位、医院、分析测试中心等。仪器分析方法具有高测定精度和低检出限,但由于所用仪器一般是大型精密仪器,且采用交流电做电源,操作较为复杂,使用不方便,一般不适合用于现场快速检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各种现场性、临时性、快速高效的分析检测手段相继出现,这些分析检测手段大多是通过颜色变化以及变化程度来实现的。试纸法作为一种快速的现场检测方法,其特点是操作简单、携带方便、价格便宜,并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准确性和灵敏度,在医疗卫生、食品、水质、空气及其它检测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因此,具备诸多优点的检测试纸应运而生。例如,现今市场上销售的早孕试纸为女性判断是否怀孕提供了快速高效的检测手段。尿糖检测对分析人体健康状态非常重要,定期尿检已经成为大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现今,尿糖检测试纸已经商品化。在尿糖的检测中,通常需要用到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氢酶以及显色剂。商业化的尿糖试纸将上述三种物质负载在纸条上,通过显色反应和比色卡来检测尿糖含量。然而,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氢酶这类天然酶价格高,其制备、提纯和储存均耗时耗力,而且检测活性易受外界环境如pH值、温度等影响。近年来,具有天然酶活性的人工模拟酶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通过化学方法合成的人工模拟酶成本低,催化活性较为稳定,有望取代部分天然酶应用于分析检测领域。最近,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朱英杰带领的科研团队发明了一种有望用于尿糖检测的快速检测试纸,该检测试纸本身具有类似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可用于葡萄糖、过氧化氢等物质的快速分析检测。更重要的是该检测试纸制备简单、成本较低、稳定性好,可实现多次重复回收利用。相关研究工作发表在国际期刊《欧洲化学》上(Fei-FeiChen,Ying-JieZhu,Zhi-ChongXiong,Tuan-WeiSun,Chemistry-AEuropeanJournal,23,3328?3337(2017)),入选热点论文和封面论文,并且申请了一项发明专利。论文发表后不久,ChemistryViews以ChemicalTestPaperfromCore/ShellNanofibers为题对该研究工作做了报道。研究团队发明的方法很简单,在羟基磷灰石超长纳米线上原位生长具有类过氧化物酶活性的Fe基金属有机框架复合物,利用羟基磷灰石超长纳米线上的钙离子与金属有机框架复合物上的羧基之间的耦合作用,制备具有核壳结构的羟基磷灰石超长纳米线@金属有机框架复合物纳米纤维,并将其用于制备快速检测试纸。重要的是,该方法制备的快速检测试纸可实现多次回收再利用,只需将使用后变色的检测试纸浸泡在酒精中仅仅30分钟后,检测试纸就重新变回原来的颜色。高柔韧性羟基磷灰石超长纳米线是新型无机耐火纸的重要制造原料,在此之前,该团队开展了羟基磷灰石超长纳米线的制备方法探索研究,成功地制备出高柔韧性羟基磷灰石超长纳米线(CeramicsInternational,41,6098–6102(2015) MaterialsLetters,144,135–137(2015))。该研究工作是新型无机耐火纸的系列研究工作之一,是该团队在成功研发出新型高柔韧性羟基磷灰石超长纳米线耐火纸(Chemistry-AEuropeanJournal,20,1242–1246(2014))、新型高效抗菌羟基磷灰石超长纳米线耐火纸(Chemistry-AEuropeanJournal,22,11224–11231(2016),入选封面论文和热点论文)、以及新型羟基磷灰石超长纳米线防水耐火纸(ACSAppliedMaterials&Interfaces,8,34715–34724(2016))、羟基磷灰石超长纳米线有序结构纳米绳和柔性耐火织物(ACSNano,10,11483–11495(2016))之后取得的又一个新的重要研究进展。相关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创新重点项目等资助。图1.(a)不同尺寸和形状的快速检测试纸,标尺为1cm (b)检测过氧化氢的基本原理 (c)检测葡萄糖的基本原理 (d)对不同浓度的过氧化氢进行分析检测 (e)对不同浓度的葡萄糖进行分析检测 (f)检测试纸可实现多次回收再利用。

  红外光谱技术研究古生物化石的现状我国是古生物化石大国,但古生物化石保护形势十分严峻。许多重要化石产地均没有得到有效保护,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因此,对化石产地监测和保护工作刻不容缓,而监测工作则是保护工作的基础和支撑。红外光谱技术是一种常用的地物探测技术,它利用特定波段范围的红外光对地物进行探测,其光谱特征可间接判定物体物理或化学特性的变化。化石的主要矿物成分是磷灰石、方解石及少量的石英,但由于碳酸盐容易受到流体的侵蚀,造成化石的自然风化现象较为严重,其光谱的产生主要是由于组成物质内部离子与基团的晶体场效应和基团振动的结果。而风化产生的表面覆被层的矿物质,其质地与新鲜岩石的矿物或是相似或是不同,虽然这类表面层的厚度仅有几微米到几毫米,但它们对整个表面的红外光谱起到决定作用。因此,通过测量化石的光谱特征,识别地物属性是获取岩矿类型、矿物特征及成矿背景等信息的重要手段。传统的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FourierTransformInfrared),尤其是衰减全反射法(ATR,attenuatedtotalreflection),在使用透射模式测量厚样品时会产生强烈的吸收峰值,包括均匀的固体样品,多层固体的表层或固体的涂层,不规则形坚硬固体甚至一些液体分析也能使用坚硬的ATR晶体材料(比如金刚石)进行分析。但使用ATR对古生物化石样品进行成份分析,仍面对一系列的挑战:1.传统的FTIR和ATR方法空间分辨率有限,约为5-20μm 2.尽管FTIR可使用制备好的超薄化石切片而ATR可以直接使用固体样品,其表面的崎岖不平会造成严重的散射相差,无法得到有用的分子振动信息;3.ATR晶体需要与样品直接接触,会引起交叉污染或应力造成分子取向的变化光学光热红外技术基于光学-光热红外技术(O-PTIR)的亚微米分辨率红外拉曼同步测量系统mIRage,使用宽可调谐的脉冲红外激光源激发样品,在样品中产生调制光热效应。通过光热效应提取并计算红外吸收,通过检测反射探头光束强度的变化作为红外波数调谐的函数,从而提供红外吸收光谱。这种短波长脉冲探测光束(通常是532nm)决定了红外测试空间分辨率,而不是传统FTIR/QCL显微镜中依赖的红外波长。由于其特的系统架构,短波长探测光束同样也能作为一个拉曼激光源,当集成拉曼光谱仪,mIRage系统可以提供同一地点,同一时间,同一空间分辨率的亚微米红外+拉曼显微镜的检测结果。基于O-PTIR技术的mIRage相对于常规红外技术(FTIR和ATR),在生物化石分析上具有显著的优势:1.和拉曼光谱一致的亚微米空间分辨率,比传统FTIR/QCL显微镜提高30倍,达到500nm;2.非接触式测量,非破坏性,反射(远场)模式测量,无须复杂的样品制备;3.高质量光谱(测试可兼容粒子形状/尺寸和表面粗糙度),没有色散/散射伪影问题;4.可直接在商业数据库中匹配搜索5.可实现红外和拉曼光谱成像同步测量具体案例:国内某知名研究所,使用亚微米分辨率红外拉曼同步测量系统mIRage对获取的phillipsite(钙十字沸石)矿石样品进行了分析。整个矿石被直接放在mIRage显微镜样品台上进行观察,使用的红外激光器为QCL(quantumcascadelaser,800-1850cm-1),观察模式为反射模式,波谱分辨率约为1-2cm-1.结果证实,高分辨率mIRage可对5-20µm大小的高散射十字花石矿物中的有机-无机包体区域进行分析,提供常规FTIR无法实现的化学细节。红外光谱清晰地显示了其内部存在化学可微的夹杂物,样品中含有嵌入的phillipsite内含物。由于矿石散射面太多,传统傅立叶变换会产生色散伪影,而O-PTIR谱图则不会出现。根据获得的红外光谱与数据库进行比对分析,其主要组成成份为乳酸钙。

  20世纪70年代起,大象被世界保护野生动物组织列为“濒危动物”,为了保护大象免遭杀害,防止大象灭绝,许多国家颁布了禁止进口和贩卖象牙的法令。猛犸象生活在冰河时期,灭绝于几千万年前,它主要来源于西伯利亚和阿拉斯加等地的冻土层中。猛犸象牙也用来雕刻制成手工艺品,进行合法的贸易。所以,对环境机构和国际执法机构来说,鉴定象牙制品至关重要,从而进行现代象牙和猛犸象牙的区分。不同物种的现代象牙的拉曼光谱从表面上看是相似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化学计量学和其他分析方法区分象牙的物种。由于象牙样品具有较强的荧光,采用布鲁克傅立叶拉曼光谱仪可以有效的获得拉曼谱图,实验采用1064nm激发波长,分辨率4cm-1,扫描次数累积2000次光谱。测试的样本是从非洲象和亚洲象的象牙上获得的,在每根标本上的牙骨质、牙本质和牙髓区域进行了至少三次测量,每一个标本至少获得10个拉曼光谱。猛犸象象牙的光谱是用类似的方法在较年轻的猛犸象标本上得到的,由于较老的猛犸象象牙并不完整,所以只获得了个别区域的拉曼谱图。小象象牙(a,b)猛犸象牙(c)和胶原蛋白(d)普通象牙的拉曼光谱由蛋白质成分(I型胶原)和羟基磷灰石组成的振动谱带 胶原蛋白(d)与大象象牙(a,b)和猛犸象牙(c)相比较,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区分出由有机成分和无机成分组成的吸收谱带,以及由蛋白质成分(I型胶原蛋白)和羟基磷灰石组成的振动谱带。与现代象牙标本相比,年轻猛犸象标本的拉曼光谱有更明显的特征:在3000、1650、1450和1270cm−1附近区域,酰胺I带强度和与磷酸盐带强度相关的胶原蛋白的其他特征的降低尤其显著。与角化蛋白相关的酰胺I带的变化表明胶原本身发生了化学变化。胶原蛋白是象牙的蛋白质成分,在猛犸象象牙的古代标本中,胶原蛋白的降解是很明显的,猛犸象的象牙被埋在地下数万年,不像在现代象牙标本中,牙釉质和牙本质的区域的光谱可以更清晰地识别,化学计量学方法可以可靠地用于物种古猛犸象牙的鉴定。古猛犸象牙的光谱响应与标本的历史和条件有很大的关系。在某些情况下,残留的胶原成分,约占现代象牙样本的20%,这表明同时发生了生物退化。在某些情况下,很明显,不仅仅是胶原蛋白成分在动物埋葬时受到影响,而且羟基磷灰石也可能通过与沉积环境中的物质或盐的结合而受到影响。

  生物活性分子在种植体骨结合中的研究进展!百欧博伟生物良好的骨结合是人工种植体成功的关键,钛或钛合金人工种植体由于其较为理想的生物相容性和机械性能植入体内后与骨组织形成良好的骨结合而成为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的人工种植体。但钛类材料表面生物惰性的缺点不利于种植体骨结合的进一步提高,尤其对一些伴有系统性疾病如骨质疏松、糖尿病的缺牙患者,这些全身代谢性疾病使种植体周骨愈合能力下降,使种植体骨结合产生时间上的延迟或质量上的下降,导致种植体骨结合率下降。因此,提高种植体骨结合率和初期稳定性进而提高种植体长期成功率仍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课题。其中种植体表面生物化学改性提高种植体骨结合率成为该领域近年来的研究的重要方向,方法是将生物活性分子如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小分子多肽等采用一定的方式固定于种植体表面,通过其成骨诱导作用促进种植体周骨形成,提高种植体骨结合。本文就近年来应用于钛类人工种植体表面的生物化学改性方法以及几类主要生物活性分子对种植体骨结合作用及其机理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一、生物化学改性方法1、物理吸附物理吸附是在对种植体表面进行一定的粗糙处理后,将种植体浸入生物活性物质与磷酸缓冲盐溶液混合后的溶液中一段时间,使生物活性物质吸附在种植体表面。此法操作简单,对设备要求较低,但是吸附形成的作用力为静电力、范德华力或氢键,较难牢固结合在种植体表面,并且较难控制生物活性物质在种植体表面的均匀分布。2、共价结合生物活性物质可通过接枝分子共价结合在种植材料表面,接枝分子在种植材料表面形成自组装单分子层再与生物活性物质的某些基团共价连接,使生物活性物质稳定连接在种植材料表面。常见的接枝分子包括聚乙二醇、硅烷偶联剂、聚多巴胺、磷酸自组装单分子层等。此外,近些年人们通过噬菌体展示技术发现一些可以直接与金属钛共价结合的短肽(ATWVSPY、RKLPDAPGMHTW等)可以将某些生物活性物质(如层粘连蛋白衍生肽)连接在金属钛表面,从而对钛种植体进行表面改性。共价结合可以将生物活性分子稳定的结合在种植体表面,避免了初始爆发释放,但生物活性分子可能在共价结合的过程中发生构象的改变。3、聚电解质多层聚电解质多层由层层自组装技术将带相反电荷的聚电解质顺序吸附到带电表面制备而成。这种方法的特点是改变电解质沉积数量可以调控聚电解质多层的厚度,逐层组件可以将生长因子、蛋白质、遗传物质、抗体等直接集成到层中,或者可以用聚电解质预先络合各组分,然后组装成复合物。分子量大于10kDa的生物活性物质可以永久固定在聚电解质层中,随着聚电解质逐层的降解实现药物的逐渐释放。二、钛种植体表面生物化学改性主要生物活性蛋白1、胶原蛋白胶原蛋白是骨组织细胞外基质中的主要成分,也是骨组织的钙化中心,可促进间充质干细胞中成骨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而诱导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方向分化,同时可以提高成骨细胞对骨基质的黏附。在钛片表面沉积磷酸钙和Ⅰ型胶原制备的矿化胶原涂层利于细胞伸展以及伪足的生长,可以有效促进成骨细胞的黏附及增殖。此外,吸附有Ⅰ型胶原的钛片也更有利于促进小鼠前成骨细胞株MC3T3-E1黏附斑蛋白与护骨素基因的表达。将Ⅰ型胶原修饰的钛种植体植入SD大鼠胫骨内,HE染色发现4周后种植体周围形成的新生骨的密度要优于对照组。Ⅰ型胶原还可以参与携带药物,从而调控种植体骨结合过程。Li等通过层层自主装技术将Ⅰ型胶原和透明质酸修饰在钛纳米管表面,使管内的依诺沙星缓慢释放,抑制破骨细胞活性的同时还促进了种植体表面新生骨的形成。2、非胶原蛋白结合在胶原表面特定位点的非胶原蛋白,包括纤连蛋白(fibronectin)和层粘连蛋白(laminin)等在启动羟基磷灰石晶体成核、生长及调控无机相相变的过程以及促进细胞黏附、迁移和分化等过程中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将非胶原蛋白结合在种植体表面能够有效提高骨结合的效果。纤连蛋白能够增强对成骨细胞的粘附,进一步提升种植体表面微槽对细胞的粘附作用,加快成骨细胞的成熟,使种植体表面接触的间充质干细胞细胞呈现出成骨细胞自然成熟的多边形态。Chang等将纤连蛋白吸附在钛种植体表面,发现其在诱导成骨细胞分化、增加骨形成量以及提升种植体初期稳定性方面较无纤连蛋白组有一定的提高。纤连蛋白上存在增强细胞活性的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arginine-glycine-asparticacid,RGD)序列和RGD协同序列(PHSRN)以及其中间一段有20个氨基酸的序列F20(PHSRNSITGTNLTPGYTITVYAVTGRGD)。有学者推测是纤连蛋白中间的这一段活性序列在发挥促进骨结合的作用。将F20和纤连蛋白分别吸附到钛片上,发现二者对基质细胞系ST2粘附、增殖和分化能力的提升效果相似,此外还发现F20对成骨作用的促进可能与Erk信号通路有关。层粘连蛋白作为细胞与基质黏着的介质,参与调节细胞的黏附、生长和分化。Bougas等将层粘连蛋白浸泡吸附在钛种植体表面后植入兔的股骨中,4周后发现种植体周围的骨结合程度得到明显提高。在一项层粘连蛋白对种植体骨结合作用的回顾性研究中,91%的研究都表明层粘连蛋白可以促进相关成骨相关标记物的表达和(或)种植体周围新骨形成。3、生长因子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morphogenicproteins,BMP)是一组信号分子,是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growthfactor,TGF)-β超家族的成员,可以促进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促进骨缺损区新骨的形成。BMP-2修饰的脱蛋白牛无机骨块在犬牙槽嵴进行垂直覆盖提升术并同期植入种植体的第3个月时比未使用BMP-2的骨块显示出更高的骨矿化水平和更多的新骨形成量。BMP-2缓慢均匀释放似乎有利于促进骨结合。Seo等发现在水凝胶环境中BMP-2的持续释放显著促进了钛种植体周围垂直骨的再生。Yang等利用肝素连接BMP-2与生长分化因子5(growthanddifferentiationfactor-5,GDF-5)结合在钛片形成Ti-BMP-2-GDF-5涂层,肝素延长了BMP-2和GDF-5的半衰期,并且使其持续均匀释放30天,将MC3T3-E1细胞放置含有该涂层的表面,细胞增殖和碱性磷酸酶(alkalinephosphatase,ALP)活性显著增加,骨钙素(osteocalcin,OCN)、Ⅰ型胶原蛋白的表达也明显升高。兔体内实验显示植入兔股骨内的表面修饰有BMP-2和GDF-5的钛棒也表现出骨与种植体界面处新骨形成明显的增加。但种植体表面的BMP-2剂量对种植体骨结合有一定的影响,高剂量的BMP-2会导致局部、暂时的骨损伤。在一项高剂量BMP-2(150μg/mL)治疗大鼠的临界大小的股骨缺损实验中,2周后观察到炎症和异常骨形成。Guillot等也发现当大剂量BMP-2(9.3μg)附着于种植体表面时,第4和第8周BMP-2修饰的种植体骨结合率都低于无BMP-2组。TGF-β2和TGF-β3是TGF-β超家族的两个亚型,调节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以及参与骨改建过程。在新西兰兔拔牙窝内即刻植入种植体,种植体周围增加TGF-β2以及牙髓干细胞,术后第4、8周骨涎蛋白、骨钙蛋白、Ⅰ型胶原表达水平明显提高,种植体骨结合率以及种植体周围骨小梁宽度明显增加。Kim等通过电喷涂技术将聚乳酸丙交酯(PLGA)/重组人类TGFβ2颗粒喷涂在阳极氧化钛种植体表面,种植体植入兔的胫骨第3周骨形态计量学分析发现实验组的种植体骨接触率(Bone-To-ImplantContact,BIC)和骨面积百分比明显高于未喷涂重组人TGFβ2的对照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可诱导成骨细胞和内皮细胞增殖,促进局部血管生成并且增加ALP的活性。Guang等将大鼠重组VEGF吸附于钛片表面,发现其可以明显促进大鼠成骨细胞的增殖,将大鼠重组VEGF修饰的钛种植体植入大鼠膝内,在第2周和第4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发现CD31阳性和骨钙素阳性细胞的比例明显增多。VEGF对放疗患者种植体骨结合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将钛种植体植入经过15Gy射线辐射的兔胫骨中,在种植体中心的孔隙注射高表达BMP-2/VEGF165的慢病毒载体,第2周和第8周通过PCR分析发现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t-relatedtranscriptionfactor2,Runx2)、骨钙素、ALP和CD31表达水平增加,Micro-CT显示新骨形成量明显增加。神经生长因子(nervegrowthfactor,NGF)是神经营养因子家族的成员,对交感和感觉神经元以及神经元嵴细胞有很强的促进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NGF还参与骨改建过程,对骨再生有一定的促进。将含NGF的明胶海绵应用于犬前磨牙缺损模型可以有效刺激骨的形成。在小鼠腿骨植入钛种植体区局部注射外源性NGF,可以促进小鼠股骨钛种植体植入早期的骨再生,加速早期骨胶原以及骨小梁的成熟,缩短种植体骨结合时间。但由于NGF半衰期较短,NGF多被用于种植体局部注射,用于种植体表面改性的研究还较少。骨的改建由多种生长因子共同参与,BMP、VEGF、TGF、NGF等在促进骨生成方面有积极作用,控制生长因子在种植体表面的缓慢持续释放,增加其作用时间可以进一步促进成骨,并且多种生长因子的联合使用似乎可以取到更好的促进效果。三、生物活性肽生物活性蛋白因其固有的生物活性为种植体表面的生物功能化提供了选择,但是蛋白质分子存在免疫原性且缺乏良好稳定性,动物提取的蛋白也具有病原体传播和变异的风险。相比较而言,仅包含细胞结合序列的短肽可以发挥生物活性作用并能规避这些风险,具有良好应用潜能。它们易合成、纯化和存储消毒,与大分子蛋白相比具有成本效益,并且其活性不依赖于其三级结构。下面着重于介绍4种具有促进细胞粘附、增殖和分化功能多肽或寡肽,如RGD,P-15,成骨生长肽(osteogenicgrowthpeptide,OGP)以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growthfactors-1,IGF-1)。RGD序列存在于纤连蛋白的细胞结合域,是细胞粘附所需要的最小序列,可以促进细胞的扩散粘附和增殖。贻贝来源蛋白(musselderivedpeptide,MP)是一种包含L-3,4二羟基苯丙氨酸(DOPA)结构的蛋白,可以作为接枝分子把RGD和肝素结合蛋白(heparinbindingprotein,HBP)固定在钛片上。Pagel等将人类骨肉瘤细胞(sarcomaosteogenic,SaOS-2)置于附着MP-RGD的钛片上培养,发现其可以促进SaOS-2黏附、生存和增殖,MP-RGD-HBP的促进作用则进一步增强。将抗菌肽和RGD肽共同结合在钛种植体表面,不仅可以促进SaOS-2细胞的附着和扩散,同时阻止了细菌的生长。此外肽的结构也对骨结合过程也有一定影响,研究发现环状RGD相比线性RGD会引起垂直方向骨量的更明显增加,并且发现环状RGD可能是通过激活成骨细胞的黏着斑激酶(FAK),上调MARK信号通路c-fos转录阈值水平,进而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P-15是模拟Ⅰ型胶原蛋白结合域合成的短肽(GTPGPQGIAGAGQRGVV),具有促进成骨细胞分化、增强细胞黏附、迁移和存活的功能。Fu等通过表面引发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surface-initiatedatomtransferradicalpolymerization,SI-ATRP)原位生长含酮聚合物,并通过肟化反应将P-15共价连接在钛表面。结果显示聚合物接枝P-15的实验组相比未含P-15的对照组在第6h展现出更高的细胞存活率,细胞核染色法检测24h细胞数显示共价接枝P-15的钛片吸附有更多细胞,21d茜素红S染色也显示P-15的存在增加了钙沉积。Lutz等将P-15吸附修饰在钛棒表面并植入猪股骨中,组织形态计量学分析发现30d时相比未修饰的种植体展现出更高的BIC值。同样,将磷酸钙和P-15沉积吸附修饰的钛种植体植入成年比格犬的双侧胫骨中,1周时也呈现出比其它对照组更高的BIC值,提示P-15能够有效诱导种植体周围的骨形成。然而植入部位以及个体异质性对生物活性物质的作用可能会有一定的影响。Schmitt等对植入比格犬颌骨内的种植体中部、顶部以及顶部两侧进行骨形态计量学分析后,发现在第2d和7d,P-15修饰的钛种植体与对照组种植体周围的BIC无统计学差异,因此P-15以及其它生物活性物质在人体内对骨结合的促进作用仍需进一步验证。成骨生长肽是由14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ALKRQGRTLYGFGG),能增强ALP活性,加速基质矿化、促进骨再生。沉淀吸附有成骨生长肽的钛片可以促进大鼠间充质干细胞的附着、增殖和成骨分化。当纤连蛋白与成骨生长肽共同附着于钛片时,成骨分化作用进一步加强。Lai等通过聚多巴胺将成骨生长肽共价连接在有钛纳米管的钛片上,在其上接种大鼠颅骨成骨细胞,相比未修饰成骨生长肽的钛片,ALP的水平明显提高,成骨相关基因表达增加。IGF-1是一种与胰岛素结构相似的小分子肽,可作为骨骼生长的调节剂,具有促进细胞粘附的作用。Xing等将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接种在加载有IGF-1的明胶/壳聚糖聚电解质多层的钛种植体表面,检测发现ALP、Runx2、Ⅰ型胶原和骨钙素的mRNA的表达水平提高,细胞增殖以及基质矿化水平增加。将IGF-1修饰的种植体植入骨质疏松模型大鼠股骨中,8周后通过亚甲蓝/品红和micro-CT观察,相比对照组,实验组新骨厚度和连续性明显增加,当IGF-1为100ng/mL时促进作用最强,为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种植修复提供了新的策略。肽类生物活性物质克服了生物活性蛋白的诸多缺陷,降低了在体内被内源性酶降解的风险,在促进细胞的粘附,增殖和分化以及促进新骨形成增加种植体初期稳定性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在种植体表面改性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但这些肽类生物活性物质发挥促进骨结合效果最恰当的浓度还有待进一步确定,如何使肽类活性物质在种植体表面更稳定的释放也有待进一步研究。四、小结生物活性分子在种植体表面的应用有助于提高种植体骨结合。这通过其促进成骨相关标记物表达,促进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增加细胞的粘附和增殖等方式证实,而且动物体内研究也表明种植体表面的生物活性分子增加了种植体周围新骨的形成,促进种植体骨结合,展示了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目前聚电解质多层、水凝胶、纳米粒子以及微球等缓释系统的研究为生物活性物质更加稳定持久释放提供了更广阔的前景,但缓释系统在种植表面对生物活性物质的缓释效果仍需在进一步验证。目前研究大多数都是体外或动物体内实验,由于体内影响因素较多,缺乏对其确切效果的临床证据,尚未转化为可供临床应用的产品。而且,这些生物活性分子用于种植体表面的制备方法、对种植体储存和消毒带来的难题以及体内吸收、降解等对骨形成的影响体等一系列问题尚需更多、更深入的研究来解决,尤其是大量的、严谨科学设计的体内研究有助于揭示其临床应用价值。欢迎访问微生物菌种查询网,本站隶属于北京百欧博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单位现提供微生物菌种及其细胞等相关产品查询、咨询、订购、售后服务!与国内外多家研制单位,生物医药,第三方检测机构,科研院所有着良好稳定的长期合作关系!欢迎广大客户来询!

  浙江大学化学系的唐睿康教授即将迎来一次“长”牙的体验。他带领的研究团队发明出一种仿生修补液,在牙釉质的缺损处滴上两滴,48小时内缺损表面能“长”出2.5微米晶体修复层,其成分、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与天然牙釉质几乎一致,并与原有组织无缝连结,浑然一体。德国著名生物矿化学家、康斯坦兹大学HelmutCö lfen教授评价说:这是我所知道的迄今为止最好的牙釉质修复材料,有望在临床上真正实现牙釉质的原位修复。论文8月30日在线发表在ScienceAdvances(《科学进展》)杂志。论文第一作者为化学系邵长鹆博士,共同通讯作者为化学系刘昭明博士。图:人牙修复实验最“硬”的挑战资料显示,牙釉质的摩氏硬度(一种相对硬度的表示方法)比金刚石略低,与水晶相当,是人体中最硬的天然生物材料。这层包裹于牙齿表面的半透明的物质,厚度约为2毫米左右,其无机矿物含量高达96%。邵长鹆介绍,牙釉质近似于一层天然的无机晶体矿物,主要是成分是羟基磷灰石晶体,其排布非常致密,纤维状的纳米羟基磷灰石首先通过紧密聚集形成直径约5微米的釉柱,然后这些釉柱进一步交叉排列形成高度有序的层级结构,让牙釉质坚如磐石,于是我们能够自如地切割、研磨食物。图:牙齿的剖面结构牙釉质作为高度矿化的生物组织,几乎可被视为纯无机物,由于缺乏包括细胞在内的生物有机基质,因此无法再生。自恒牙长成的第一天起,牙釉质就在缓慢地消耗着,细菌酵解食物中的糖类物质释放出酸以及酸性饮料都会加速它的消耗。一旦牙釉质的防线被突破,整颗牙就像失去了保护伞。让很多人噩梦般痛苦的蛀牙,都是从牙釉质的破坏开始的。修复牙釉质,堪称是仿生领域一项最“硬”的挑战,科学家们没有停止过尝试。常见的补牙材料,例如复合树脂、陶瓷和汞合金等,它们几乎发挥着“填料”的功能,适用于“大洞”修补,但对小缺小裂却填不进去,并且与天然组织之间也不能完全结合,所以,补牙之后医生一定会叮嘱你,咬螃蟹,嗑核桃之类的事就属于危险动作了;在其他一些实验室,科学家还尝试了仿生矿化的方法,由于牙釉质结构的复杂性,过去还无法有效获得与天然釉质多级结构一致的大面积修复层,达不到临床应用要求,也没能真正在牙齿上实现修复。“理想的修复方法,应该是材料、结构、力学性能三者的统一,而且能实现原位修复。”刘昭明说。两滴修补液,“长”出牙釉质唐睿康团队提出了一种全新的修复策略,有望将牙修复从“填补”时代带入到“仿生再生”阶段。图:不同再生时期,人牙釉质的扫描电镜图片(6小时,12小时和48小时)。蓝色区域是天然牙釉质,绿色区域是修复后的牙釉质。黑色标尺为1微米。研究团队成员将富含磷酸钙团簇的溶液,用滴管滴在人工龋齿表面,随后将其放入到一个模拟口腔唾液环境的溶液中,等待。接下来的48小时里,虽然肉眼看不出任何变化,但事实上,牙齿表面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进展——牙釉质长出来了。“龋齿的表面首先形成了一个仿生矿化前沿”,唐睿康说,这个仿生矿化前沿能完全的结合在需要修补的牙釉质界面上,同时能引导接下来晶体的外沿生长,让羟基磷灰石长出类似于釉柱结构的晶体,并朝特定的方向有序排列。实验测量显示,48小时后,牙釉质“长”高了2~3微米。“也就是说,牙齿上长出了一种连续的材料,一个与原组织一模一样、完全结合的生物结构。”邵长鹆说。刘昭明说,大概在2000年前后,随着观测手段的进步,科学家得以观察到动物的成骨过程,“斑马鱼骨骼的生长,海胆的刺的生长,都是一个在无定形矿物层上实现晶体外延生长的过程,我们发现,我们对牙的修复过程与生物的成骨过程非常类似。”在临床医生看来,这几乎是目前最接近临床应用的实验室产品。浙大校医院、浙大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的医生们很支持,把一罐罐的牙齿标本往实验室送。“所以我们是直接在人牙上做实验。”邵长鹆说,“两年下来,做过实验的牙齿可以装满一个脸盆。”最真牙釉质“我们用了与人体相同的材料,实现了结构性的完全修复,和本体组织几乎一模一样。”刘昭明对这一研究十分自信。图:单颗人牙的照片。左边黑色区域为未修复的牙,右侧黄绿色区域为用我们材料修复后的人牙(颜色是由荧光标记物产生,用于区分两个区域)。两张插入图是修复前后的牙釉质扫描电镜图,白色标尺为1微米。“真”到什么程度?邵长鹆第一次拿修复后的电镜照片给唐教授看,唐教授端详了半天,将信将疑:“这还是原来的牙吧,是不是修复材料脱落了?”没多解释,邵长鹆回去重新做实验。这一次,他建立了对照组,把整颗牙分为两部分,其中一半滴上修补液并修补液里添加了荧光指示剂。这样一来,证据充分了:虽然电镜图辨别不出人工修补的痕迹,但荧光剂指示了修补的具体位置。确实,人工牙釉质已达到了“以假乱真”的效果,即便是牙医也不能通过已有的经验分辨出修复前后的牙釉质。研究还进一步测试了修复材料的力学性能,实验人员用纳米压痕技术测试牙釉质修复层的力学强度。结果显示,长出来的人工牙釉质,其硬度和弹性模量与天然牙釉质的数值几乎相同。“也就是说,我们不但在结构、外形上修复了,在力学性能上也实现了修复。”刘昭明说。巧的是,唐睿康本人的门牙上有一处隐裂,牙医说缝太细,目前的医学手段修不了。这项研究有了进展后,唐教授主动提议在自己身上做实验,开展仿生矿化牙釉质修复的验证,届时科学家又要开始“长牙”了。当然,如果要真正实现临床应用,该项技术还需经历严格的动物实验和临床验证。“虽然我们实现了天然牙釉质的结构性原位修复,但牙缺损形式繁多,下一步需要针对不同的情况进一步研发修复模型,确保可控与有效。”邵长鹆说。这项研究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的支持。项目结题时,唐教授被修复的牙齿将是其中一份“答卷”。

  意大利国家研究委员会晶体学研究所(CNR-IC)与罗马一大、罗马三大以及英国ISIS脉冲介子和中子源合作开展了一项研究,详细分析了白磷钙矿(whitlockite)的结构,并首次获得完整表征,这一研究也将有助于改进生物医学材料的性能。相关论文发表在《Crystals》上。白磷钙矿是一种稀有的天然磷酸钙,存在于陆地花岗岩岩石和球粒陨石中,可作为合成磷酸三钙的天然替代物。合成磷酸三钙是一种生物材料,用于骨科和牙科领域的填料和涂料。合成磷酸三钙是合成羟基磷灰石的替代品,后者与人类骨骼与牙齿的矿物质成分非常相似,但在某些情况下(例如用作骨假体)表现得很脆弱。研究人员在通过X射线衍射对白磷钙矿进行初步分析,利用中子衍射氢原子进行定位,使用电子探针以确认其化学成分,并使用红外光谱法对衍射结果进行补充。研究人员表示,基于对天然材料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改进与其类似的合成材料的性能,降低其脆弱性以及用作假体时的排斥风险,从而改善假体的安全性及整体表现,更好地应用于生物医学等领域。

  近年来,快速分析检测技术在化学检测、医学诊断、司法鉴定、环境监测和食品检测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这一仪器分析检测工作过去往往需要求助于某些特定单位(机构),如科研单位、医院、分析测试中心等。仪器分析方法具有高测定精度和低检出限,但由于所用仪器一般是大型精密仪器,且采用交流电做电源,操作较为复杂,使用不方便,一般不适合用于现场快速检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各种现场性、临时性、快速高效的分析检测手段相继出现,这些分析检测手段大多是通过颜色变化以及变化程度来实现的。试纸法作为一种快速的现场检测方法,其特点是操作简单、携带方便、价格便宜,并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准确性和灵敏度,在医疗卫生、食品、水质、空气及其它检测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因此,具备诸多优点的检测试纸应运而生。例如,现今市场上销售的早孕试纸为女性判断是否怀孕提供了快速高效的检测手段。尿糖检测对分析人体健康状态非常重要,定期尿检已经成为大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现今,尿糖检测试纸已经商品化。在尿糖的检测中,通常需要用到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氢酶以及显色剂。商业化的尿糖试纸将上述三种物质负载在纸条上,通过显色反应和比色卡来检测尿糖含量。然而,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氢酶这类天然酶价格高,其制备、提纯和储存均耗时耗力,而且检测活性易受外界环境如pH值、温度等影响。近年来,具有天然酶活性的人工模拟酶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通过化学方法合成的人工模拟酶成本低,催化活性较为稳定,有望取代部分天然酶应用于分析检测领域。最近,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朱英杰带领的科研团队发明了一种有望用于尿糖检测的快速检测试纸,该检测试纸本身具有类似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可用于葡萄糖、过氧化氢等物质的快速分析检测。更重要的是该检测试纸制备简单、成本较低、稳定性好,可实现多次重复回收利用。相关研究工作发表在国际期刊《欧洲化学》上(Fei-FeiChen,Ying-JieZhu,Zhi-ChongXiong,Tuan-WeiSun,Chemistry-AEuropeanJournal,23,3328?3337(2017)),入选热点论文和封面论文,并且申请了一项发明专利。论文发表后不久,ChemistryViews以ChemicalTestPaperfromCore/ShellNanofibers为题对该研究工作做了报道。研究团队发明的方法很简单,在羟基磷灰石超长纳米线上原位生长具有类过氧化物酶活性的Fe基金属有机框架复合物,利用羟基磷灰石超长纳米线上的钙离子与金属有机框架复合物上的羧基之间的耦合作用,制备具有核壳结构的羟基磷灰石超长纳米线@金属有机框架复合物纳米纤维,并将其用于制备快速检测试纸。重要的是,该方法制备的快速检测试纸可实现多次回收再利用,只需将使用后变色的检测试纸浸泡在酒精中仅仅30分钟后,检测试纸就重新变回原来的颜色。高柔韧性羟基磷灰石超长纳米线是新型无机耐火纸的重要制造原料,在此之前,该团队开展了羟基磷灰石超长纳米线的制备方法探索研究,成功地制备出高柔韧性羟基磷灰石超长纳米线(CeramicsInternational,41,6098–6102(2015) MaterialsLetters,144,135–137(2015))。该研究工作是新型无机耐火纸的系列研究工作之一,是该团队在成功研发出新型高柔韧性羟基磷灰石超长纳米线耐火纸(Chemistry-AEuropeanJournal,20,1242–1246(2014))、新型高效抗菌羟基磷灰石超长纳米线耐火纸(Chemistry-AEuropeanJournal,22,11224–11231(2016),入选封面论文和热点论文)、以及新型羟基磷灰石超长纳米线防水耐火纸(ACSAppliedMaterials&Interfaces,8,34715–34724(2016))、羟基磷灰石超长纳米线有序结构纳米绳和柔性耐火织物(ACSNano,10,11483–11495(2016))之后取得的又一个新的重要研究进展。相关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创新重点项目等资助。图1.(a)不同尺寸和形状的快速检测试纸,标尺为1cm (b)检测过氧化氢的基本原理 (c)检测葡萄糖的基本原理 (d)对不同浓度的过氧化氢进行分析检测 (e)对不同浓度的葡萄糖进行分析检测 (f)检测试纸可实现多次回收再利用。

  提起强生,许多人都不会感到陌生。这家1886年成立于美国,迄今已有127年历史的世界医药巨头,已在全球57个国家建立了250多家分公司,产品和服务遍布全球175个国家和地区。强生产品涉及医药、保健、医疗诊断、医药器械和个人护理产品、消费品等十几个领域。旗下有泰诺、邦迪、美林、仙特明、维思通、吗丁啉、达克宁、采乐、露得清、可伶可俐、李施德林漱口水等几十个知名品牌。2012年,强生以650亿美元的经营业绩,在世界500强企业中位居第138位。然而令人惊讶的是,2005年以来,这家以“因爱而生”奉为立业之基的全球知名品牌,世界500强企业旗下,至少13家子公司及其至少27种药品医疗器械、护肤用品等,或因质量瑕疵或因安全隐患发生了至少51次产品召回事件。更令人惊讶的是,在强生此起彼伏的这51次召回事件中,竟然有48次将中国列为不召回之列。■2008年8月,强生旗下麦克尼尔公司在确认产品存在瑕疵后,雇佣私人承包商秘密从加油站、便利店回购药品。国会调查人员公布的一份强生公司内部备忘录上写着:经销商建议员工们“迅速进入每家商店,找出所有美林(布洛芬)产品,全部购买,拿到收据后迅速离开。”并进一步指示:“购药时,你应尽量表现得像一个普通顾客,切勿提及任何有关药品召回的信息。”■来自美国纽约州的国会议员、美国众议院监管与政府改革委员会主席埃多尔弗斯?汤斯表示,“我在调查过程中发现的信息表明,这家公司的诚信有问题。它对自己的描述是骗人的、不实的,而且给许多孩子的健康带来了威胁。”来自加州的共和会议员达莱尔?伊萨称,“家长和医生都坚信这些药物有助于患儿的康复,而制药厂竟然使药品遭到污染,这完全是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的缺失造成的。”■从2010年1月8日召回泰诺关节炎止痛囊片,到12月29日召回因包装缺陷可能被污染的107批次58.5万捆手术缝合线次召回事件,被舆论和业内戏称为“强生召回年”。当年强生出现了上市67年来,首次年度营业收入下滑,全年营收跌至616亿美元,因产品召回造成的损失高达约6亿美元。■截止2013年5月3日,从2005年4月至今涉及强生旗下至少13家子公司,八年间强生至少27种药品发生的至少51次召回事件中,上述产品大多在中国内地销售,但至少48次都未在中国组织召回或者调查。当舆论质疑强生在中国实施“双重标准”时,强生几乎次次都不外乎两种表示:要么所召回产品批次批号不涉及中国内地,要么在中国生产的所有产品完全符合中国的标准。今年5月3日,因生产流程的灌装部分机器失灵,导致药品主要成分浓度的失控。强生在韩国召回所有儿童用“泰诺退烧止痛糖浆”。这是继4月23日,因药物主要成分“对乙酰氨基酚”超标,存在损坏儿童肝脏的危险,韩国政府迫使强生韩国公司,召回韩国市场上约162万瓶“泰诺止痛糖浆”和“儿童泰诺悬浊液”后,十天之内强生在韩国的第二次召回事件。这是今年以来,在不到五个月的时间里,强生公司发生的第7次产品召回事件。这也是2009年9月以来,在不到四年的时间里,强生出现的第46次召回事件。韩国召回第二天,上海强生发表声明称:“此次韩国召回的产品只在韩国生产和销售,未进入中国市场,中国消费者可以放心使用。”同样的药品,同样的成分,同样的剂量,同样适用人群的泰诺,也遍布中国市场,但同以往历次召回事件一样:这次的强生召回,中国又一次例外。强生召回和强生召回的中国例外由来已久。最早可以追溯到1982年10月的“泰诺”包装漏洞事件。除了这一次是不法分子利用“泰诺”包装漏洞,在胶囊中投毒导致的停产召回外,此后发生的51次召回,都是与其产品设计、生产控制标准或质量管理有关。但其中48次召回,中国都被例外了。强生召回:百年品牌的蚁穴式溃败如果把强生系庞大的医药帝国比喻成一道千里之堤,近年来持续不断发生的召回事件,无疑让这个帝国声誉发生着蚁穴式溃败。从2005年3月17日,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食品药物监管部门,在强生婴儿护肤、洗发用品中发现液体石蜡油,建议联邦政府在全国禁止这些强生产品使用“婴儿使用”标志开始,强生在全球范围内就不断爆出质量安全问题,大规模产品召回事件此起彼伏。先是2005年4月11日,由于设计缺陷和所用试纸可能导致测量数值错误,进而影响患者因过度或疏于治疗而引发死亡的潜在严重风险,美国FDA向强生旗下LifeScan公司生产的两款血糖监测仪,发出定性为一级召回通知,强生被迫面向全球市场召回这两款血糖仪 紧接着,2005年9月17日,美国FDA再次发出召回公告,第二次要求强生在全球召回其旗下的OneTouch系列血糖仪。此后,没有召回但麻烦不断的相对平静只消停了一年。2007年4月13日,因配方不足以抵挡口腔中的有害微生物,可能危害到免疫系统较弱的患者,强生召回旗下约400万瓶李施德林儿童漱口水。2007年6月18日,美国佛罗里达州西棕榈滩联邦区域法院,判决强生旗下两家分公司向一名因使用强生芬太尼镇痛贴致死的男子亨德尔森的家属,赔偿550万美元。针对死者体内的芬太尼含量高出安全水平至少两倍的检验结果,律师奥尔指出,强生明明知道这种药贴,能释放出高出吗啡100倍药性的芬太尼,但仍把产品推向市场的行为难以接受。七个月后,2008年1月14日,因发现进行球囊扩张的导管收缩缓慢或者无法收缩,会导致动脉或血管的完全阻塞,损伤心脏动脉甚至引起心脏病发作。美国FDA对强生旗下公司生产的DuraStar和FireStar球囊导管发出定性为最严重级别的“一级召回”通知。球囊导管召回风波尚未满月的2月12日,因产品包装泄露等严重缺陷,强生在美国和加拿大市场召回“芬太尼止痛贴”。据了解,芬太尼止痛贴是一种通过皮肤吸收发挥止痛作用的新型强效麻醉镇痛药,能够缓解剧烈疼痛,但使用安全性频频遭到质疑。早在2005年7月15日,美国FDA就曾发出安全警告,称该药物被怀疑与至少120起患者死亡有关。2007年12月21日,美国FDA再次警告称,临床中已发生多起因使用芬太尼不当导致死亡的病例。如果患者直接接触到渗漏出来的大剂量的药物,使用不当可能造成缺氧,甚至死亡。当时,强生在中国销售的“芬太尼止痛贴”商品名叫“多瑞吉”,是强生子公司西安杨森1999年就引进到中国并负责经营销售。但事发后西安杨森迅速声明,在中国销售的“多瑞吉止痛贴”不在被召回的范围之内。2009年9月18日,以强生旗下的麦克尼尔公司在美国召回21种57批次约800万瓶婴幼儿用泰诺等药品为标志,强生日积月累的产品质量弊端开始厚积薄发。如果把强生比喻成一个医药帝国,那么这个百年品牌的蚁穴式溃败,这也才仅仅是个开始。2009年,从9月18日、11月6日到12月18日,三个月时间里,强生连续发生了至少三次召回事件,其中两次是强制召回。强生召回:厚积薄发的一年又一年2010年,强生爆发了21世纪以来全球最大规模的“召回门”。1月8日,强生召回泰诺关节炎止痛囊片等部分非处方药 1月15日,强生召回500批次的泰诺等非处方药。强生表示,这两次药品召回原因是,有消费者服用这些药品后出现恶心、胃痛、呕吐及腹泻等症状。而美国FDA则表示,强生在2008年接到的投诉已达70余起,但未向监管部门及时报告并解决问题,直到美国FDA对强生发出警告信后,强生才宣布召回问题药品。警告犹在耳边,但强生产品却一直麻烦不断。5月1日,美国FDA发布通告,提醒消费者谨慎使用含布洛芬成分的泰诺林、美林等药物。5月7日,强生在12个国家和地区,召回产品质量不能完全达标的婴幼儿用感冒退烧药泰诺林、美林、抗过敏药仙特明及可他敏等40多种非处方药。这是继当年年初强生因产品受到污染,被美国FDA强制召回500批次泰诺、布洛芬等药品后的又一次召回。据美国财富杂志报道,2010年5月27日,美国众议院就强生大规模召回儿童泰诺等药品举行听证会。听证会上,国会议员埃多尔弗斯汤斯表示,“我在调查过程中发现的信息表明,这家公司的诚信有问题。它对自己的描述是不实的,而且给许多孩子的健康带来了威胁。”共和会议员达莱尔?伊萨称,“家长和医生都坚信这些药物有助于患儿康复,而药厂竟然使药品遭到污染,这是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的缺失。令人愤慨。”就在强生回应美国FDA的批评,声称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整改措施的背景下,7月8日,强生旗下麦克尼尔公司年内第三次召回包括泰诺在内,可能含有化学物质2、4、6-三溴苯甲醚的多批次非处方药,这次召回又一次引起美国FDA的关注和调查。仅仅一周后,7月15日,强生再次召回21批次的泰诺、可他敏及美林等非处方药。2010年9月30。

相关推荐: